采矿工程舰的配置是资源获取的核心环节。首先需要明确工程舰的类型分为小型(X、中型(X和大型(X20),其采矿效率与仓储容量依次递增。小型工程舰适合初期资源匮乏阶段,中型舰在资源稳定后可作为过渡选择,而大型舰则是后期高效采矿的主力。配置时需优先升级开采设备优化模块,提升基础采矿速度,其次是仓储扩容以延长单次采矿时长,最后考虑曲率引擎强化缩短往返时间。技术点分配应遵循采矿速度>仓储>曲率的优先级,确保单位时间内资源产出最大化。

采矿效率的提升不仅依赖舰船本身,还需合理利用辅助舰船。AC721运输舰是采矿编队的必备搭配,其满级仓储可提供额外25200的库存量,显著降低往返频率。编队建议采用1艘工程舰搭配1-2艘AC721的组合,既能平衡指挥值消耗,又能实现仓储与效率的优化。采矿平台的覆盖范围可免除计划圈限制,高级平台更能直接接收资源,避免工程舰返回基地的耗时,因此中期应尽快解锁中级以上采矿平台技术。

低等级(1-2级)矿点虽总量较少,但野怪不会攻击矿车,适合安全发育;高等级矿点需匹配工程舰的采集等级,例如大型舰可开采6级矿。矿点距离基地越近效率越高,理想状态下应将基地迁移至多金属矿密集区域,尤其是7本后需大量金属升级建筑时,集中开采连片矿区能有效缓解资源压力。需注意辐射区等特殊区域需配置防护型舰船,避免采矿过程中因环境伤害中断作业。

大型工程舰虽单舰效率高,但占用40指挥值,需权衡舰队整体作战能力。若资源充足,可组建纯采矿舰队(如3艘X20+6艘AC721),配合高级平台实现全自动化采集;若需兼顾防御,则减少采矿舰数量并混编防空护卫舰。采矿过程中需实时监控舰队状态,及时修复受损舰船,避免因意外袭击导致效率下降。最终目标是形成开采-运输-加工闭环,为舰队扩张和科技研发提供稳定资源支持。